# 元阳哈尼梯田:千年农耕智慧绘就绝美画卷 文旅融合焕新非遗活力
春日里的元阳哈尼梯田,水光粼粼如镜面铺展山间,层层叠叠的田垄随山势起伏,与云雾、村落相映成趣。这片由哈尼族人世代耕耘的土地,不仅是“中国最美梯田”之一,更是承载千年农耕智慧的世界文化遗产,如今正以“文旅融合”新模式,让古老非遗焕发新生。
元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红河州元阳县,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哈尼族人顺应山地地形,用木犁、锄头开垦出百万亩梯田,独创“森林—水系—村寨—梯田”四素同构生态系统:山顶森林涵养水源,山间沟渠引泉入田,村寨坐落田畔,梯田依势延展,形成“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有多高”的奇观,至今仍滋养着当地群众的农耕生活。
“每年3到4月是梯田最美的‘镜面期’,田里灌满水,能倒映天空和周边景色,像撒在山间的蓝宝石。”当地向导李明介绍,随着旅游开发,梯田不仅是农耕载体,更成为游客青睐的文旅目的地。目前,元阳县打造了多依树、坝达、老虎嘴等核心观景区,配套建设非遗文化村,哈尼族群众通过展示梯田耕作、民族歌舞、服饰制作等非遗技艺,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农耕文化。
“我们一辈子和梯田打交道,现在还能靠它增收。”哈尼族村民王阿婆说,她和家人在文化村经营手工艺品摊位,同时参与“梯田研学”项目,向学生讲解梯田开垦历史,每月增收超3000元。据元阳县文旅局数据,2024年一季度,元阳梯田景区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营收同比增长25%。
如今,元阳哈尼梯田正以“世界文化遗产”为名片,推动“农耕体验+非遗传承+生态旅游”深度融合。下一步,当地将持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开发梯田主题文创产品,让千年农耕智慧在保护与传承中,绘就更美的乡村振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