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1-64197000
当前位置:云南信息网  -  本地文章  -  行业资讯

大理州剑川县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让乡村好物畅行远方

2025/2/19 11:13:01 来源:云南日报 评论:0

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抢抓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机遇,通过完善电商生态体系、优化电商人才培育、打造电商特色品牌,创新以“电商+”模式促进电商与产业深度融合,打通城乡农产品供需渠道,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

剑川县成立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出台《剑川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剑川县关于加快推进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细化产业扶持政策,在企业孵化、电商培训、物流仓储、市场对接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良好电商生态环境。

围绕县建中心、乡有站、村设点的电商物流体系标准,剑川县建成1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5个镇级电商服务站(镇级物流分中心)和107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实现农产品出村、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为有效降低农村电商物流成本,由县级物流园统筹县域商贸、邮政、物流快递等资源,联动快递公司,通过整合订单、数据、场地、车辆、人员、包裹、线路等,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前有80个行政村实现快递进村,通达率达90%以上;物流快递均价降至每件8元,配送到村时效缩短至5小时,农村快递寄递成本降低20%。

“朋友们,欢迎来到‘卖洋芋的一家人’直播间!今天给大家展示的是剑川红心洋芋,这种红心洋芋肉质细腻、味道酥甜、营养价值高,不论是煎、炸、炒、煮,口感都极好,欢迎大家下单购买。”剑川县金华镇庆华村委会东甸村村民刘福军正通过直播平台向网友推介当地的红心洋芋。

为孵化培育更多电商直播人才,剑川县引进重庆度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展电商人才培育,公司还承办了“2024剑川直播带货大赛”,通过直播方式宣传推介剑川农特产品,进一步提高本地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比赛期间,共上架26家企业80余款农特产品,累计开展直播带货231场次,网络销售额超过280万元。

剑川县瞄准电商产业新赛道,采取政府买单、部门实施、专家授课、企业参与的培育模式,依托“干部规划家乡”“万名人才兴万村”等活动,面向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农民工、致富带头人等群体,分级分类组织开展农村电商知识普及和电商技能培训,加快打造一支懂信息技术、会电商运营、能带头致富的本土电商人才队伍。目前,累计举办电商培训58期2313人次。

剑川县平均海拔2000余米,高海拔的地理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出松茸、芸豆、茶叶、牛肝菌、藜麦、地参、花心洋芋等一批优质丰富的高原特色农产品。然而,受制于农业产业链短、品牌知名度小、农产品价格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优质农产品上行渠道后劲不足。

为了有效破解农产品上行难题,剑川县立足本地优质农产品,充分挖掘整合电商资源,倾力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剑山川”,对优质特色农产品实行统一品牌应用、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设计包装、统一宣传推介,有效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已支持14家企业完成4类20款商标注册。

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剑川县制定关于“以电商形式销售剑川农特产品、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和农产品QS/SC认证”等内容的奖补政策,不断强化农产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以品牌化引领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研发电商产品10款、升级改造电商包装10款、打造爆款电商产品3款。

剑川县积极探索创新营销模式,通过建立电商特产馆、线下展销资源对接、深化东西部协作、以奖代补等方式,借助电商平台和各类新媒体平台,促进农产品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知名度,让剑川农特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走进千家万户,为电商经济、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记者:秦蒙琳 通讯员:罗燕)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0871-64197000
  • Q Q: 188505114
  • 微信: y88069888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云南信息网”版权所有  |  ICP证:滇ICP备08101851号  |  技术支持:云南分类信息网(v2025.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滇B2-20100052  |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441号  |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新闻路230号4幢303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